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国手朝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翌年,燕昭建国,取国号为“乾”,建都汴梁,改汴梁为东都,年号“建和”,薛吉、伊崔为左右宰相,辅之。
燕昭是为大乾太/祖。
当皇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好像好不容易走完一段荆棘遍布的路途,结果发现迎来的不是光明,而是更加坑坑洼洼的艰辛路程。新朝要有新气象,新皇帝上台也要来三把火,各种政经改革是必须要有的,再加上大靖留下的烂摊子得收拾,打了这么多年仗毁得差不多的民生要恢复,燕昭……
燕昭每天都想对老天翻白眼。
“潆儿啊,你说咱们儿子,啥时候能批奏章啊。”晕乎乎在奏章的汪洋大海中挣扎的皇帝陛下,好不容易抬起头来喘口气,喝着结发妻子、新任皇后亲手熬的燕窝粥,望着在殿外花园里头玩耍的长子燕询,一脸深思的高深莫测。
卫潆瞧了一眼个子还不到她腰际的儿子,回头又瞥了一眼妄想偷懒的自家夫君,微微一笑:“早着呢。”
燕昭仰头,长叹一声。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伊崔当红巾军大管家的时候,为啥有那么多干不完的公务。
这皇帝,真他/妈不是人当的。
就在这时,内侍又给他送来一封折子,暗红的封皮,是有紧急要事才用的。燕昭见此封皮,面色一凝,内侍立即道:“是伊相的奏章。”
伊崔的?
燕昭立即接过,眉头皱起,心想若这是伊崔的,一定不是什么小事。卫潆见他表情严肃,也以为是什么大事,觉得自己在此可能会打搅他思考,正想福身告辞,却听见……
“艹!”
新上任的皇帝陛下霍地起身,把折子往地上一扔,怒火中烧,爆了一句粗口。角落里的起居注官目瞪口呆,在纠结地思考这个字眼要不要拿笔也记上。
燕昭才不管他记不记,卫潆在旁,他有倾诉对象,骂得更起劲:“艹,伊崔这小子真他娘的不是人,老子忙得昏天黑地,他居然这时候找老子要假!闹着要去一趟汉中,艹!”
卫潆淡定地问:“他去汉中做什么?”
“顾朝歌啊!”燕昭一屁股坐回轮椅,气呼呼地说:“镐京那边不是还有些余孽么,*起在三秦镇着清缴,前些时候传回消息,说怀疑去年出现在汉中那个女大夫是小朝歌。”
汉中一带去年夏天闹的那场瘟疫,卫潆有所耳闻。去年夏天那里特别干燥,许多人都以为自己染了风寒,因为感觉身上发冷,浑身没有力气。可是后来情形变得诡异,“染风寒”的这些人的脑袋开始出现肿大,脸也肿起来,肿胀到几乎眼睛都睁不开,嗓子发炎,说话喘气,吃药不好,症状持续恶化,很多人就此死去。
不明就里的探望者回家之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继而死去。
瘟疫。
因为疫者的脑袋肿大,老百姓给这种瘟疫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大头瘟”。
镐京位于三秦之地,当时这一片是石威和大靖联合占着,两边都不愿意管这场瘟疫,只采取一种措施,就是隔离。汉中及周边百里地区的人不许跑出划定界限,外头的人也不许进去,一旦被发现,格杀勿论。
那时候的汉中家家闭户,干燥灼热的夏风扬起地面的灰尘,披麻戴孝的送殡队伍人数稀少,没有唢呐锣鼓,也少有人哭,只是撒钱。铜钱形状的白色纸钱大把大把撒在空中,在阳光下随风飘舞,压抑如死城。
只有医馆前门庭若市,不断有人来请大夫。可是翻着成年的经方医书,大夫们惶恐发现这种病竟然毫无记载,只能胡乱碰运气。
有的人运气好,碰对了,治好了,但是更多的人还在不停死去。
没有人知道在这种隔离的情况下,那个姓“易”的女大夫是怎么混进来的。她似乎走的不是正常的道路,所以也根本不知道汉中这边出了大头瘟。
当她知道汉中爆发瘟疫的时候,这个路过的女大夫毫不犹豫加入了救人的大夫行列。
她说,她有治瘟的经验。她告诉老百姓怎么照顾患者,怎么注意卫生,怎么给东西消毒,怎么避免自己染上瘟疫。
然后她开始潜心给患者看病,起先,她也和许多大夫一样,对此病一筹莫展,把脉的时候都皱着眉头。她还很年轻,来历不明,而且看起来经验不足,如果不是因为大夫供不应求,许多患者是不想找她看的。
不过很快人们发现,吃她的方子的病人都渐渐好转,知道饿了,知道要吃东西,面部的肿胀一天天消下去。而且她教的防瘟法子确实有效,照做的人即便家里有患者,也不染病了。大家欣喜若狂,纷纷找她看病,除了汉中城,方圆百里染病的都徒步过来找她求方。
后来,这位女大夫在看了许多患者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专治大头瘟的有效方子。这个方子被老百姓刻在各个主要道路路口的木牌上,供患病的人们去抄用。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即便同是一种瘟疫,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位女大夫能够总结出一个普适的药方造福所有患者,实在是非常了不起。
汉中人都称她“易菩萨”,认为这个方子是上天可怜老百姓,派仙人下凡创出。瘟疫结束之后,有人把这个方子刻在石头上,希望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疫病,它还能救人一命。
红巾军接手汉中的时候,瘟疫已经结束了,*起的主要任务是清缴余孽和保持地方稳定,对这种已经过去的疫病不感兴趣。幸好几个医官出门偶然瞧见刻在石头上的药方,向当地人打听原委,回来后仍在兴致勃勃讨论这方子的奇妙之处,又被*起听见,引起了他的兴趣,进一步派人调查。
这才让这件事情传到燕昭耳朵里。
年轻,女大夫,医术卓绝,还有治瘟的经验,这么多特征结合起来,*起只能想到一个人——顾朝歌。
可是当地人说她姓“易”啊。
对这一点,*起百思不得其解,猜想可能是为了躲避北胡而起的化名吧,于是写折子的时候随手将这件事情报了上去。
然后……
然后伊相等君上一登基,就迫不及待要翻天。
“不管是不是她,我总该去亲自瞧瞧才放心。”见皇帝不批假,伊崔亲自上殿来要。
燕昭瞪着他,眼里要冒出火来:“你知道现在公文堆积如山,事情多如牛毛吧?”
伊崔轻描淡写:“六部尚书是摆着好看的吗?多让他们活动活动,对陛下有好处。”
“是啊,朕觉得伊相最应该以身作则,好好活动活动。”燕昭咬牙启齿。
伊崔双手拢于袖中,如今换了一双特制的鞋子,他不用拐杖也可以平衡走路,于是他就拢着袖子朝燕昭微微一笑:“是啊,君上派我出去活动活动吧,旧朝都城那边,赵将军也需要人帮助呢。”
放屁!明明就是要去汉中找人,还厚着脸皮以出公差的名义,要钱要人要待遇是吧?燕昭心里冷笑,暗想那个什么易大夫早已不在汉中,他去了也见不到人,可是听到一点关于顾朝歌的消息,就哭着闹着要去找,这不是在向他示威吗?这是不是在威胁他,发的寻人通告不好用,尽找来冒牌货,所以他就要辞官不干?
这是不是在向他示威?
他自己派出去找人的那几个大汉不是也不好用,有什么理由怪他,哼!
若不是伊崔,若不是失踪的那个人是顾朝歌,换了别人,他早就……燕昭咬咬牙,他忍。
燕昭阴沉着一张脸勉强答应。
看他点头,伊崔喜笑颜开,优雅地长身作揖:“多谢陛下恩典。”语罢后退出殿,转身离去,看着他嘚瑟的背影,燕昭忍不住吼了句:“喂,你小子给朕早去早回,听见没有!”
伊崔没回头,腿脚利索地下台阶,溜得比兔子都快。燕昭在殿中恨得牙痒痒,内心阴暗地想,万一哪一天顾朝歌来东都找伊崔了,伊崔人不在,他是绝对不会派人去通知这个混蛋的!就让他着急,着急死!
话说回来,顾朝歌这小妮子,到底跑去哪儿了?怎么连他皇帝陛下发的寻人告示都石沉大海,无半点音讯。
其实,燕昭不知道,他发的告示,是有用的。
相当有用。
如果不是这张通缉令一般的寻人告示,顾朝歌估计在路上磨叽到今年秋天,都未必回得来。
... -->>
翌年,燕昭建国,取国号为“乾”,建都汴梁,改汴梁为东都,年号“建和”,薛吉、伊崔为左右宰相,辅之。
燕昭是为大乾太/祖。
当皇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好像好不容易走完一段荆棘遍布的路途,结果发现迎来的不是光明,而是更加坑坑洼洼的艰辛路程。新朝要有新气象,新皇帝上台也要来三把火,各种政经改革是必须要有的,再加上大靖留下的烂摊子得收拾,打了这么多年仗毁得差不多的民生要恢复,燕昭……
燕昭每天都想对老天翻白眼。
“潆儿啊,你说咱们儿子,啥时候能批奏章啊。”晕乎乎在奏章的汪洋大海中挣扎的皇帝陛下,好不容易抬起头来喘口气,喝着结发妻子、新任皇后亲手熬的燕窝粥,望着在殿外花园里头玩耍的长子燕询,一脸深思的高深莫测。
卫潆瞧了一眼个子还不到她腰际的儿子,回头又瞥了一眼妄想偷懒的自家夫君,微微一笑:“早着呢。”
燕昭仰头,长叹一声。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伊崔当红巾军大管家的时候,为啥有那么多干不完的公务。
这皇帝,真他/妈不是人当的。
就在这时,内侍又给他送来一封折子,暗红的封皮,是有紧急要事才用的。燕昭见此封皮,面色一凝,内侍立即道:“是伊相的奏章。”
伊崔的?
燕昭立即接过,眉头皱起,心想若这是伊崔的,一定不是什么小事。卫潆见他表情严肃,也以为是什么大事,觉得自己在此可能会打搅他思考,正想福身告辞,却听见……
“艹!”
新上任的皇帝陛下霍地起身,把折子往地上一扔,怒火中烧,爆了一句粗口。角落里的起居注官目瞪口呆,在纠结地思考这个字眼要不要拿笔也记上。
燕昭才不管他记不记,卫潆在旁,他有倾诉对象,骂得更起劲:“艹,伊崔这小子真他娘的不是人,老子忙得昏天黑地,他居然这时候找老子要假!闹着要去一趟汉中,艹!”
卫潆淡定地问:“他去汉中做什么?”
“顾朝歌啊!”燕昭一屁股坐回轮椅,气呼呼地说:“镐京那边不是还有些余孽么,*起在三秦镇着清缴,前些时候传回消息,说怀疑去年出现在汉中那个女大夫是小朝歌。”
汉中一带去年夏天闹的那场瘟疫,卫潆有所耳闻。去年夏天那里特别干燥,许多人都以为自己染了风寒,因为感觉身上发冷,浑身没有力气。可是后来情形变得诡异,“染风寒”的这些人的脑袋开始出现肿大,脸也肿起来,肿胀到几乎眼睛都睁不开,嗓子发炎,说话喘气,吃药不好,症状持续恶化,很多人就此死去。
不明就里的探望者回家之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继而死去。
瘟疫。
因为疫者的脑袋肿大,老百姓给这种瘟疫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大头瘟”。
镐京位于三秦之地,当时这一片是石威和大靖联合占着,两边都不愿意管这场瘟疫,只采取一种措施,就是隔离。汉中及周边百里地区的人不许跑出划定界限,外头的人也不许进去,一旦被发现,格杀勿论。
那时候的汉中家家闭户,干燥灼热的夏风扬起地面的灰尘,披麻戴孝的送殡队伍人数稀少,没有唢呐锣鼓,也少有人哭,只是撒钱。铜钱形状的白色纸钱大把大把撒在空中,在阳光下随风飘舞,压抑如死城。
只有医馆前门庭若市,不断有人来请大夫。可是翻着成年的经方医书,大夫们惶恐发现这种病竟然毫无记载,只能胡乱碰运气。
有的人运气好,碰对了,治好了,但是更多的人还在不停死去。
没有人知道在这种隔离的情况下,那个姓“易”的女大夫是怎么混进来的。她似乎走的不是正常的道路,所以也根本不知道汉中这边出了大头瘟。
当她知道汉中爆发瘟疫的时候,这个路过的女大夫毫不犹豫加入了救人的大夫行列。
她说,她有治瘟的经验。她告诉老百姓怎么照顾患者,怎么注意卫生,怎么给东西消毒,怎么避免自己染上瘟疫。
然后她开始潜心给患者看病,起先,她也和许多大夫一样,对此病一筹莫展,把脉的时候都皱着眉头。她还很年轻,来历不明,而且看起来经验不足,如果不是因为大夫供不应求,许多患者是不想找她看的。
不过很快人们发现,吃她的方子的病人都渐渐好转,知道饿了,知道要吃东西,面部的肿胀一天天消下去。而且她教的防瘟法子确实有效,照做的人即便家里有患者,也不染病了。大家欣喜若狂,纷纷找她看病,除了汉中城,方圆百里染病的都徒步过来找她求方。
后来,这位女大夫在看了许多患者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专治大头瘟的有效方子。这个方子被老百姓刻在各个主要道路路口的木牌上,供患病的人们去抄用。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即便同是一种瘟疫,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位女大夫能够总结出一个普适的药方造福所有患者,实在是非常了不起。
汉中人都称她“易菩萨”,认为这个方子是上天可怜老百姓,派仙人下凡创出。瘟疫结束之后,有人把这个方子刻在石头上,希望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疫病,它还能救人一命。
红巾军接手汉中的时候,瘟疫已经结束了,*起的主要任务是清缴余孽和保持地方稳定,对这种已经过去的疫病不感兴趣。幸好几个医官出门偶然瞧见刻在石头上的药方,向当地人打听原委,回来后仍在兴致勃勃讨论这方子的奇妙之处,又被*起听见,引起了他的兴趣,进一步派人调查。
这才让这件事情传到燕昭耳朵里。
年轻,女大夫,医术卓绝,还有治瘟的经验,这么多特征结合起来,*起只能想到一个人——顾朝歌。
可是当地人说她姓“易”啊。
对这一点,*起百思不得其解,猜想可能是为了躲避北胡而起的化名吧,于是写折子的时候随手将这件事情报了上去。
然后……
然后伊相等君上一登基,就迫不及待要翻天。
“不管是不是她,我总该去亲自瞧瞧才放心。”见皇帝不批假,伊崔亲自上殿来要。
燕昭瞪着他,眼里要冒出火来:“你知道现在公文堆积如山,事情多如牛毛吧?”
伊崔轻描淡写:“六部尚书是摆着好看的吗?多让他们活动活动,对陛下有好处。”
“是啊,朕觉得伊相最应该以身作则,好好活动活动。”燕昭咬牙启齿。
伊崔双手拢于袖中,如今换了一双特制的鞋子,他不用拐杖也可以平衡走路,于是他就拢着袖子朝燕昭微微一笑:“是啊,君上派我出去活动活动吧,旧朝都城那边,赵将军也需要人帮助呢。”
放屁!明明就是要去汉中找人,还厚着脸皮以出公差的名义,要钱要人要待遇是吧?燕昭心里冷笑,暗想那个什么易大夫早已不在汉中,他去了也见不到人,可是听到一点关于顾朝歌的消息,就哭着闹着要去找,这不是在向他示威吗?这是不是在威胁他,发的寻人通告不好用,尽找来冒牌货,所以他就要辞官不干?
这是不是在向他示威?
他自己派出去找人的那几个大汉不是也不好用,有什么理由怪他,哼!
若不是伊崔,若不是失踪的那个人是顾朝歌,换了别人,他早就……燕昭咬咬牙,他忍。
燕昭阴沉着一张脸勉强答应。
看他点头,伊崔喜笑颜开,优雅地长身作揖:“多谢陛下恩典。”语罢后退出殿,转身离去,看着他嘚瑟的背影,燕昭忍不住吼了句:“喂,你小子给朕早去早回,听见没有!”
伊崔没回头,腿脚利索地下台阶,溜得比兔子都快。燕昭在殿中恨得牙痒痒,内心阴暗地想,万一哪一天顾朝歌来东都找伊崔了,伊崔人不在,他是绝对不会派人去通知这个混蛋的!就让他着急,着急死!
话说回来,顾朝歌这小妮子,到底跑去哪儿了?怎么连他皇帝陛下发的寻人告示都石沉大海,无半点音讯。
其实,燕昭不知道,他发的告示,是有用的。
相当有用。
如果不是这张通缉令一般的寻人告示,顾朝歌估计在路上磨叽到今年秋天,都未必回得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