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大宋江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9月7日,我和李局长应朋友之邀,来到座落在美丽的北京西山自然风景区中心地带的国土资源部西峰寺培训中心,在此小住两日,印象极为深刻,差不多“上天方一日,人间逾千年”的感觉了!

    西峰寺地处北京西北九龙山山峰的正南,介于潭柘寺和戒台寺之间,位于一个圈椅状地型的中间。这里四面环山,悠然雅静,殿台楼阁,古色古香,名刹老树,古朴典雅。

    西峰寺始建于唐代,时称慧聚寺,元代改称玉泉寺,明英宗皇帝赐名“西峰寺”曾与潭柘寺、戒台寺并称为京西三大名寺,寺内古树参天,鲜花遍地;寺外群山起伏,森林茂密。西峰寺的名胜古迹和人文历史典故颇多,概括地可以归类为名刹、名山、名树、名人四大部分,具体有“老树浓荫、地宫涌泉、古藤攀柏、残碑古韵、南岭卧佛、西山古道、顽石墨宝、倚云听泉”等八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

    国土资源西峰寺培训中心主任吴先生作为老乡、李局长的朋友,他以vip规格中的a级水准接待了我们,给我们每人安排一个豪华客房,服务人员送上了鲜花、水果、香烟、饮料、香巾和主任名片。

    在我们到达的当天上午,稍事安顿,吴主任就首先陪同我们观光游览了名刹西峰寺近旁的天王殿、如来宝殿和大雄宝殿(清式花园)。

    天王殿名称源于殿内所供奉着的佛教护法四大天王,它坐北朝南,位于中轴线前端,三开间,硬山式卷棚顶,青天石台基,青砖砌筑,为清末仿明式样重建。如来宝殿,是佛寺中的中心建筑,后改为享殿,做祭祀之用。大雄宝殿(清式花园),在五十年代,上院大部分墙砖是由原西四附近陈园园所居住的王府拆搬而来的。

    看完了三大殿,在吴主任的引领下,我们还来到了西峰寺地宫,这是北京地区唯一开放的清代地宫,刚进入里面便感觉有寒意袭来,拐过两个弯儿,走下地宫的台阶,就看到了地宫棺床,恭亲王奕欣次子载滢即葬于此。虽然下面有台阶,但不能至近前看,因有清冽透彻的天然泉水漫过了台阶。吴主任说,夏季泉水会从五处喷出,状如莲花,煞是奇妙壮观!

    午餐后,我们沿着登山观景的大循环上山甬道转了一圈,并在山顶的观景亭驻足休憩,在这里吴主任向我们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古刹殿宇、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一些情况,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西峰寺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有的人文景观、天然的旅游资源和幽雅的休闲环境。

    人在西峰寺,可远观四大山岭,即东观石龙山,西瞧罗堠岭,南望六国岭,北顾松坨岭。尤为神奇的是,站在西峰寺培训中心的院内,遥望六国岭南山和马鞍山极乐峰方向,那里的山脊竞象一尊庞大的仰面卧佛,这便是著名的南岭卧佛神姿,只见他长眠于鲜花与翠柏之中,堪称京西的镇山之宝。

    西峰寺的名刹、名山固然夺人眼球,而西峰寺的古树更是一大奇观盛景,令人叹为观止!不但有200余年的古藤攀柏,使人想到亲密无间的友谊和忠贞不渝的爱情;更有一棵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汉代银杏树,让人追思历史风云的变迁和感叹物种生命的伟大。

    这棵银杏树树高48、8米,树主干需八个人拉手才能合围,树荫覆盖地面就达到两亩有余。站在树下,我仰望这棵被称为“活化石”的汉代银杏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银杏满枝,硕果累累。在她面前,我感到了人类自身的渺小!据吴主任说,这是一棵雌银杏树,它是与另一棵长在潭柘寺的雄银杏树传花授粉的,所以开花结果,绵延至今!这种千年不移的爱情,着实令人感动!

    自然的风景再美,也是因为有了人的足迹,才使她的美得以发现、扩展并放大,如果再有名人的造访,自然的美就更增添了一种神秘传奇的色彩,西峰寺如是,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与西峰寺有着轶事逸闻,这里不妨探访一下三位名人与西峰寺的不解之缘:

    名人之一是恭亲王奕欣,为清宣宗(道光)的第六个儿子,若说满清入关得天下,历十君267年,其间多有宗室诸王参政辅佐,而参政诸王从身前之功获身后之谥,其中得谥“忠”者只有两人,其一是多尔衮,另一位就是恭亲王奕欣,道光三十年,清宣宗遗诏封为恭亲王。奕欣少年得志,二十岁时就成为正式领班军机大臣,是满清历史上最年轻的军机大臣,于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多次出任该职。由于他的“师夷”思想得到了“外夷”极大的欣赏,国人斥之为“媚外”为此他还得到了“鬼子六”的称号,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的志向和抱负,他是在与洋人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看到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从而逐步接受并产生了富国强兵的思想。在他的支持下,曾国藩、左宗堂、张之洞、李鸿章等开办了以军事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史称“洋务运动”他是晚清灸手可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