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葬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其中一个。

    但现在,于成龙的观念彻底改变了,神奇的梦境中,中日双方的状况一清二楚。

    清廷腐败,内部相互压轧,各派大佬私心太重,忙于争权夺利,没有一个真正清醒的,不明白大清帝国的处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即便是北洋领袖李鸿章,对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知半解,战争已经打响,中枢内部多数人还在对列强调停抱有幻想。

    慈禧太后为了筹备七十大寿,不惜动用军费,北洋水师几年没添新舰,据说连最基本的训练经费也保证不了,当官的贪污腐化,个个想方设法捞钱,甚至于炮弹里掺沙子,这边在打仗,北京城依然歌舞生平。

    作为主力的淮军,大清朝镇内御外的唯一武力,早就不复当年之勇,其糜烂速度惊人,贪污腐化,军纪败坏,完全八旗化了,统帅无能,士兵颓废,屡次外战均是一败涂地。

    这样的国情,这样的豆腐军,于成龙不得不痛苦的承认,战败是正常的,不败才是老天无眼,他有一种无力之感,茫然自问:“我能力挽狂澜吗?”

    一个小小的营官,没有资格上达天听、向朝中大佬献计,手下仅有五百多人,掌握的力量有限得很,也不可能独当一面,愚蠢的统帅,愚蠢的指挥官,梦中的结局不可避免。

    想到清军溃败千里的惨状、左提督壮烈而无效的阵亡、《马关条约》的耻辱、两亿三千万两的赔款、台湾的割离、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数千万同胞的死难,于成龙的心在滴血,怎么也不忍心看到梦中的历史上演。

    不,必须阻止它。

    于成龙拽紧拳头,暗中下定决心,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要尽全力瓦解日军的攻势,清军不能败,《马关条约》不能签,梦中的历史必须改变。

    也许是当局者迷,于成龙自己茫然不知,他有了惊人的改变,从思想到气质,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只是无法无天的马匪头,满脑子的杀戮与发泄,现在呢,变成一腔热血、忧国忧民的军人。

    马营的弟兄们朝夕相处,反而明显感觉到了,私下里嘀咕猜测:“龙哥怎么啦?”

    ##############################

    天色一亮,马营的弟兄纷纷醒来,不需要任何人指挥,很利索的用完早餐,整队继续前进。

    狠狠的抽了一马鞭,骏马凄声长嘶,撒开四蹄猛的加速,凉飕飕的山风呼啸扑面,刺得皮肤生疼,于成龙死死的咬住嘴唇,心道:“丰岛海战,应该已经开始了,卑鄙无耻的倭寇,你们会付出血的代价。”

    早在七月二十二日,丁汝昌命济远,广乙、威远三舰由威海出发,以副将济远管带方伯谦为队长,护卫爱仁、飞鲸等运兵船到朝鲜的牙山,并到大同江一带游巡。本来,丁汝昌准备率海军大队随后接应,但李鸿章来电否定了丁妆昌的计划,结果海军大队未能出海。

    二十三日,济远等三舰抵达牙山,开始卸下粮草、饷银、火炮、弹药、马匹,还有增援叶志超的仁字营。

    二十四日,发现一日舰在白石浦口外游弋,威远舰到仁川送电报,下午五时半回牙山报信,倭大队兵船明日即来,济远、广乙二舰的将领们却将信将疑。方伯谦考虑到威远是木船,不能承受炮火,而且行驶迟缓,万一出口遇敌,徒然损失一船,便令威远于当天晚九时十五分先行离开牙山。

    二十五日凌晨四时,济远、广乙起碇,在牙山湾外行驶,途经丰岛时遇上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及“秋津洲”三舰。

    七点四十五分,中日双方五艘军舰在长安堆以西海面对峙,日本旗舰“吉野”号突然发炮,向清军“济远”舰轰击,这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不宣而战的开始。

    中国军舰随后还击,两军展开激烈炮战。

    日本军舰在吨位、火炮、时速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拥有二十二门速射炮,而济远和广乙则只有旧后膛炮,并无速射炮,完全处于下风,被动挨打,众官兵依然临危不惧,拚死搏战。

    八点十分,济远发出一炮,击中吉野舰首附近,跳弹击断敌舰前樯桁索,八点二十分,又一炮弹击中吉野右舷之侧,击毁舢板数只,贯穿钢甲坏其发电机,坠入机器间之防御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器间,由于炮弹的质量差,里面未装zha药,故击中而不爆炸,致使吉野侥幸免于沉没。

    “广乙”舰连受重伤,无法发射鱼雷,船身倾斜,于是退出战斗,在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纵火*,管带林国祥登岸后,率残部直奔牙山清营,“济远”舰则作战英勇,伤亡亦惨重。

    八时三十分,“济远”舰全速向西撤退,日舰猛追,“济远”舰悬起白旗。日舰追近,“济远”舰又加挂日本海军旗,“浪速”舰发出信号勒令“济远”舰立即停轮。

    此时载有第二波増援朝鲜清军并悬挂英国国旗的“高升”号商轮和满载军械的“操江”舰驶来,日军立即以“浪速”舰拦截“高升”号,以“秋津洲”舰拦截“操江”舰,“济远”舰藉机西撤,并发尾炮攻击“吉野”号,逃往威海卫。

    操江号管带王永发、英人弥伦斯树起白旗,被掳,船内二十万两饷银,以及大炮二十门、步枪三千支和大量弹药,全部为日军所得,高升船长高惠悌准备投降,船上的将士将其软禁,宁死不屈,被日舰击沉,日军并对落水的中国人展开大屠杀,遇难者达一千一百多人。

    国殇日,北京城的权贵们茫然不知,只有于成龙心里最清楚,这一天、这一战,对大清帝国来讲意味着什么。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