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国家使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奇特。

    "那里的水是苦的,喝下去肚子胀,屁多。"马明义苦笑,皱着眉头,他知道这个特殊的战斗也许最不好进行,它不能和一个战场高地或是战略要塞相比,他们不仅要去那里战斗,而且要去生活,还要永远扎根在那里。

    马明义继续介绍说:"吕泰山是吕九庄的村长。村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有不错的房子和林地,可是吕泰山不同,他不住-干打垒-的四梁八柱的拔廊房子,而是住在山下朝南向阳的山洞里。他把村前村后所有的林地、沙地、坡地、戈壁全分给了村民,没有为自己留地。为了改变大家的生活环境,他自己掏钱买树苗,指导村民植树。

    "由于他处处为大家着想,自然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大家心很齐,只要是吕泰山号召的,没有一个人不服从的。过去荒凉的吕九庄,如今到处都种着树。大概是他给村里人做的好事太多了吧,也可能是藏族信佛的缘故,他早已成了村人心目中的活佛了。

    "四十多年前,他刚刚十岁。一天,他随阿爸曲吉坚赞到西藏拜佛,途经吕九庄,在一片茫茫的戈壁上突然遭遇了狼群。他们父子二人手握着一把藏刀和狼群整整对峙了两个时辰,狼群不仅凶狠还十分机灵,它们见对手寡不敌众,便故意拖延时间,企图将他们父子俩活活地困死,等到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再群起而攻之。

    "天黑后,狼群发起了攻击。曲吉坚赞一边奋力地与狼搏斗,一边保护着儿子,身上几处都被狼爪子抓伤了。正在这危急关头,吕九庄人听到狼嚎声赶来了,把他们父子俩从狼嘴里解救了出来。

    "曲吉坚赞和儿子面对这些素不相识的汉人不知说什么好,他们久久地跪在汉人的面前,感谢他们的搭救之恩。曲吉坚赞为了让儿子永远记住救命恩人,让村里人给儿子改了个汉人名字,叫吕泰山。

    "从此,才让不仅改名为吕泰山,而且他把汉人的恩情铭记于心。他知道一个心地干净的人是知道感恩的,他要用实际行动报答村民们对他的救命之恩,这个决心就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

    "后来,他发迹后没有忘记乡亲们。他自己出钱为吕九庄植树、开山、凿洞,表现出了他对吕九庄的深情厚谊。"

    4

    报名工作顺利结束后,"英雄第一师"的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想早一点出发,奔赴新的战场新川峡,他们要在那里大展拳脚。

    师里将新兵全合并到了第三团,连同其他师一级的干部留在了驻地。留下的人马作为"英雄第一师"的基本力量,等待上级派新的师首长到来。部队仍然保持"英雄第一师"的番号,在这个问题上,马明义和李佩其的观点是一致的。只要"英雄第一师"的军旗还在,即使他们身在遥远的新川峡,也一样引以为荣。

    在李佩其的办公室里,李佩其给马明义泡了杯茶递了过去:"尝一尝,这是一莲带来的新茶。"

    "师长,一莲是你的同校同学吗?"马明义接过茶杯。

    "不,她是我大学期间邻校医科大学的朋友,她学的是医学,我学的是地质,她是我那个地下党小组的积极分子。"李佩其抽着烟,回忆着。

    马明义望着他出神的样子,轻轻地说:"她人长得漂亮,性格也温顺,心地也善良。更难得的是,她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人!"

    "是啊,她是我们两所大学里最美的一个,我有个同班同学叫王晓伟的,追一莲追得可厉害了,要不是汉奸出卖我们,我们不得不离开学校,说不定一莲还真让晓伟给追走了呢!"李佩其沉浸在回忆中,笑了笑又说,"真想不到,命运竟然会这样安排,让我们又见面了!"

    "师长,这几天好像没有见到一莲同志呀?"马明义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问:"她到哪里去了?"

    "哦,我安排她到乡下去接儿子了,我们的部队马上就要开拔,把小陈刚也带到新川峡去,他可是我们新川峡人的后代呀!"李佩其有些庄重地回答。

    "他是我们老师长陈俊雄的儿子,应该是你干儿子才对。"马明义道。

    "政委,我已经是陈刚的爸爸了。"李佩其表情严肃地说:"合适的时候再给他讲他亲生父亲的光荣事迹吧。"

    马明义望着他想了想又说:"我觉得应该把陈刚改名叫李刚才对。"

    "他是英雄的儿子,还是叫陈刚好。"李佩其说。

    "爸爸姓李,儿子姓陈,这个嘛"马明义微笑了一下:"有了。"

    "有什么了?"李佩其疑问道。

    "你和陈一莲同志结婚,陈刚可以随母姓,这样就名正言顺了!"马明义摊开双手,为自己的建议叫好:"我为你感到高兴,陈一莲天生丽质,这是你的福气啊。"

    "政委,我是共产党员,不兴包办婚姻啊!再说了,这个玩笑可不能乱开,陈一莲同志应该有她自己的考虑,也说不定名花早就有主了哦。"李佩其抱紧双臂,这些都是装在他心底的事,他不想让政委过多地说这些。

    "师长,你就别再掩耳盗铃了,人家陈大夫都挑明说了,你还给我装!在这个问题上我可要批评你了,人家一个姑娘家能那么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马明义说着,看了一眼李佩其放在桌上的笔记本,从里面抽出了一张发黄的纸条,这是当年陈一莲抄送给李佩其的送兄诗:"师长,坦白吧,她不但早就爱上了你,而且你也是早就喜欢上了她,是不是?"

    李佩其一惊,连忙要拿回这张保存了十多年之久的纸条。

    "亲爱的,今日一别,何时相会"马明义一边躲闪着,一边念着诗下边李佩其的批语:"这亲爱的都叫了,还有什么话好说"

    "政委,咱们今天不谈这些,很多事情,由不得我们自己去想,眼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呢!"李佩其抢过送兄诗,小心地折好放进笔记本里,然后又装进了上衣兜里。他有意把话题岔开了。

    一直以来,他都不曾和任何人谈起过自己感情方面的事情,那是自己的一方净土,同时也不想把自己的精力过多地牵扯到私事上。

    "要不我给你当回红娘?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呀,就爱搞个文的雅的,要是我这个大老粗,早就把她拿下了!"马明义决定用激将法激一下这位只会打仗不会谈情说爱的师长。

    "政委,你以为这是敌人的阵地啊。"李佩其笑他三句话不离本行。

    "唉,别看我在说你,要是换了我,还不如你呢!"马明义脸上浮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

    听马明义这么一说,李佩其的心里平添了些许烦愁。在行军打仗的时候,这份烦愁一直掩藏在内心深处,不曾显现出来,自从见到陈一莲,心灵的这扇窗就被打开了。李佩其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时间也差不多了,估计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事情了。他便站起身,邀请马明义进他的宿舍坐一坐。马明义点点头,也觉得自从和李佩其共事以来,和他聊过不少,但没有一次尽过兴,今天就补上吧。

    晚上,在李佩其的宿舍里,师长政委两个人又坐在了一起。

    李佩其走到靠墙的柜子前,拉开柜门在找着什么,马明义在一旁参观着李佩其这间小小的住室。

    一张简易木床,一张简易的书桌再加两条长凳,最豪华的就是李佩其正在打开的这个柜子了。马明义认识这个柜子,它的主人曾是兰州国民党驻军的一个将军,解放军攻打兰州前,这个将军以开会为名跑到蒋介石那里去了。

    马明义还发现了李佩其的枕头下有一本书,他顺手拿了起来。这是一本线装的新版唐诗,每一页的空白处,都让李佩其批满了读过后的感想杂说。

    "了不得!"马明义由衷地赞赏:"这唐人的诗少,师长的文多呀!我看一看,你都写了些啥?"

    "政委,今天咱俩喝点酒,可以吗?"李佩其从柜子里翻出了一个陶制的酒壶,扬了扬:"政委,这可是好酒啊!"

    马明义只好把唐诗放回了原处:"看来师长今天有酒兴,告诉你,我是西北人里面最不能喝的,但是今天也有酒兴了,我陪师长喝!喝他个驴死鞍子烂!"马明义脱下外衣,卷起衬衣的袖口,坐了下来。

    李佩其笑眯眯地将酒倒进了两个军用茶缸里,然后拿出一盘煮山药和一袋子葵花子,和马明义相对而坐:"政委,你不知道,我过去可是嗜酒如命呀!"

    "看不出来,你这人文质彬彬的,还嗜酒如命?"马明义放下军帽,抓了抓头皮,审视地看着李佩其。

    "我们东北人最喜欢喝酒,而我在东北人里头算得上是最能喝的一个。可是,现在不行了,医生不让我喝酒。酒不想我,我却老想着酒呀!作为一个军人,天天打仗,而且老打胜仗,政委你说,没有酒怎么能行呢?"李佩其闻了闻茶缸里的酒,酒味浓郁香醇,体内的酒因子不由得骚动了起来。

    "是啊,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谁不喝点酒啊!"马明义靠在墙壁上,思绪似乎又回到了战场上的峥嵘岁月里。

    李佩其接着又说道:"酒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融入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了。更明确地讲,-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另一方面,它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古人云:杯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中礼,酒中情,酒中乐,酒中灵,酒中之蕴历数不尽,实乃天地共享之物也。"

    "师长,你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很高兴,来,干!"马明义听得入了神,他见李佩其端着茶缸看着、闻着,爱不释手的样子,接着豪爽地说:"我们这里的人也喜欢酒呀,从我们这里往西有个地方叫酒泉,酒泉这地名就是当年霍去病征西时打了胜仗,喝酒给喝出来的那酒喝得就像泉水一样多呀!"

    李佩其端起缸子,先不急着碰杯:"错!大错而特错!"

    "错?不会错!那首叫什么凉州的诗,就写的是霍去病征西取胜的事。"马明义肯定而认真地说。

    李佩其和马明义碰了一下杯;"先说酒泉的来历。汉武帝在位时,霍去病是皇帝最信任的将军。你说对了一点,这位霍将军确实在今天的酒泉打了胜仗,把匈奴赶到了关外。皇帝赐了霍将军一坛御酒,嘉奖他的功绩。霍去病是个爱兵的将军,这酒少兵多,怎么办呢?他命令把御酒倒进了泉水中,全体将士们顺着泉水流的方向喝泉水,这样大家全喝上了皇帝的御酒。"

    "哈哈,原来如此,那我是在你面前班门弄斧了,惭愧惭愧,我先自罚一杯。"马明义说完,仰脖往嘴里倒了一口酒。

    "慢慢喝,我的习惯是慢慢品。"李佩其微笑着,端着酒缸,浅呷了一口。

    "你有胃病,还是少喝,我多喝点没事。"马明义认真地说。

    "今天不能少喝,因为是第一次和政委喝酒。另外,我们心情这么好,不一醉方休怎么能行呢?"李佩其说。

    "对了,师长,我真是搞不懂,文化越高谈情说爱是不是就越麻烦?"马明义望着李佩其,不知怎么又扯到先前的话题上了:"对于陈一莲,我看是不是由组织出面,让我和她谈谈。"

    "我们上大学时就崇尚婚姻自由,一莲还是倡导者之一呢,到现在我们依然信奉。"李佩其摇摇头,不赞成他的提议:"说说你自己吧,你跟吴大姐怎么回事?"

    马明义长叹了一口气,打开了话匣子。

    马明义的妻子吴玉珍是个很不一般的农村女子,从小就是马明义家里的童养媳。马明义排行老五,上面是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前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又先后都被马匪杀害了。父母整天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他们把马家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马明义的身上。

    后来马明义投身于革命事业,让马匪知道了。马匪没抓住马明义,竟惨无人道地挑断了马明义父亲的脚筋。从此,吴玉珍里里外外一把手,精心伺候着马明义的父母。

    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天气冷得天地之间好像都快冻裂了似的。马家父母和媳妇吴玉珍围在火炉前取暖,母亲突然眼皮子直跳,对父亲说,她心惊胆战地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吴玉珍安慰母亲:"妈,别怕,我出去看看。"说着,她打开门,风雪直灌了进来。她出门后顶着凄厉的北风,闯入了浩瀚的雪地里。她知道母亲无时无刻都在挂念着马明义,害怕遭到马匪的毒手。

    在村口东窝泊的树下,吴玉珍看到有几个背枪的马匪在抽烟,她连忙把自己藏在了窝泊里。她听见一个马匪说:"马司令说了,一窝红军就剩下马明义一个了,我们要是把马明义爹妈抓回去,马明义一定会来救他父母,到时候我们再来个瓮中捉鳖。"另一个马匪接着说:"抽完这根烟张三他们就到了,到了我们就行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人多了,怎么都好说。"

    吴玉珍听了,连滚带爬地跑回了家,大声叫着:"爹、妈,快走!"吴玉珍说着背起父亲往屋外跑。他们跌跌撞撞地好不容易沿着后山,才逃出了村外。母亲是小脚,跑得慢,吴玉珍背上有马父压着,也是跑不快。

    吴玉珍背着父亲在雪地里高一脚低一脚地向前跑着,累得大口喘气。母亲在后面实在走不动了,说:"娃,先歇歇吧,缓缓再走。"就在这时候,从村子里传来了一声巨响,只见一股带火的浓烟照亮了雪花漫天的山峦,他们看见自家的房子变成了一个火球。马匪们举着火把从山下叫喊着追了上来,吴玉珍背起父亲踉踉跄跄地往前跑,一脚踩空掉进了崖窝里。这时,马匪们"乒乒乓乓"打着枪追了过来,母亲跌倒还没有来得及爬起来就中弹倒在了血泊里

    马匪们在山上找了半夜也没有找到吴玉珍和马父的踪迹,只好悻悻地下山了,临下山前还在山上放了一把火。

    吴玉珍泪流满面地陪着马父躲在崖窝里,等到后半夜没动静了才背着老人逃上了山,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山里的红军。父亲见到马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儿子和吴玉珍成亲。他们成亲后的第二天,父亲就追随母亲而去。吴玉珍和马明义结婚后不久,就上了部队组织的识字班,后来就留在了部队的被服厂工作。

    李佩其听到这里,没听出他们夫妻间有什么问题,反倒觉得这是一对值得尊敬的革命伴侣:"这不挺好吗,她对你们马家还是有功的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马明义不由黯然神伤,摆摆手:"不说了,扫兴!说点别的吧,喝酒。"马明义端起茶缸一饮而尽。

    李佩其默默地为他举杯时,见马明义已是泪流满面了。男儿有泪不轻弹,马明义是说到伤心处了。李佩其把毛巾递到了他的手里,马明义欲言又止,擦去了泪水后激动地说:"我的家人都去世了,他们和无数革命先烈一样,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既是他们的亲人,也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革命需要时,我没有理由不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政委,请允许我给你牺牲了的家人敬个酒。"李佩其把缸子里的酒倒了一点在墙角:"政委,你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为革命牺牲的!我对你和你的革命家庭表示钦佩!来,政委,干!"

    马明义豪迈地喝下了酒:"师长,我马明义能和你这么有学问的人一块儿共事,我打心眼里高兴啊!"

    "值得欣慰的是,新中国即将成立了,我们有缘共同为红色的江山开矿,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李佩其拿起酒罐子,摇了摇,酒已经见底了。他走到柜子前,回头问:"政委,还喝这个酒吗?要不我们换个东北的烧刀子,带劲。"

    "烧刀子太厉害了,你受得了吗?看来你是一心要喝醉才肯罢休啊,来吧,就烧刀子!"马明义挥着手臂,黑亮的脸庞变得红腾腾的了。

    "爽快!"李佩其打开一个玻璃瓶,一股浓烈的酒气散发出来,"酒是个好东西啊,军人面对的是刀光剑影、生死搏杀,酒乃壮烈激怀之物,可壮胆鼓志,新兵上战场喝这个是灵丹妙药,杀敌可以杀红眼。"

    "哈哈,我们都深有体会,人生几十年,我马明义能与师长共甘苦,能赶上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建设这场战役,我无怨无悔!"马明义感触很深地仰天说道,这是对多年的戎马生涯的呐喊,他是多么眷恋部队里的一切啊。

    "政委,我们永远是一名军人,我们将要建设新中国第一个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在当前这是何等重要的任务啊,我们共产党人随时听从党的安排,祖国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李佩其豪情满怀地拉着马明义粗壮的手臂说,"我在清华大学学的是地质,我的梦想就是开矿建厂搞实业,报效祖国。可抗战时期不可能,国民党统治时期也不可能,现在全国快解放了,是毛主席亲自点将,让我们为新中国开矿,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

    李佩其见马明义的眼圈又红了,泪水再次流了下来,于是举起了茶缸:"政委,我们干!"

    马明义端着酒擦了一把眼泪,看了一眼李佩其,见李佩其的眼睛也湿润了,激动地和他碰了一下茶缸,大口喝光了缸子里的酒。

    5

    李佩其和马明义一觉醒来后,已经第二天了。警卫员适时地端来了大饼、葱头、腌韭菜、馍头

    马明义拿起大饼卷上大葱,说这绝对是下酒好菜,说着便咬了一大口。李佩其感叹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真没想到,今晚这一高兴就醉了!"

    两人吃着说着,又聊起了战争这个话题。马明义讲了一段彭德怀司令员打口袋战的往事,李佩其听得认真也听得高兴。他说司令员的口袋战打得太漂亮了!他在抗日战争中也经历过几场类似的战役。除"九碗山大战"外,还有一次伏击战也令他终身难忘。

    一次日军围剿抗日根据地的时候,李佩其所在的部队同日军展开了一场艰苦的反围剿战斗。尽管敌人的武器装备精良,但是在李佩其诱敌深入、瓮中捉鳖的战术中,敌人的优势一点用场也没有派上。日本鬼子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碰壁时,才知道进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

    在清理战场的时候,一个日军少佐的战马被炸掉了两条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让一个战士把子弹打在了它的脑门上,结束了它的痛苦。之后,他们就钻进深山打牙祭去了。到现在李佩其还记得那马肉的味道,他觉得那马肉一点也不好吃,当时他还和战友们说笑,可能是小日本的马吧,味道当然不好了。

    马明义说:"李师长讲的一点也不过瘾,这么精彩的战斗故事让你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就说完了,能不能说详细点?"这时候,李佩其的胃突然疼起来了,他忙找了胃药偷偷吞了下去。

    马明义见李佩其半天了什么话也不说,觉得奇怪,关心地说:"难道你的胃又不舒服了?你真的是该成家了,得有个人照顾你的生活才行啊。"

    "你不是常说,共产党的事业就是我们的老婆嘛,还要老婆干什么?"李佩其望着马明义,开玩笑说。

    "这是两码事,成家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国家的建设。不行,我一定要向陈一莲同志反映一下你喝酒的问题。"马明义拿着大葱咬了一口,认真地说。

    "千万别,你一反映,一莲还以为我是个酒鬼呢,你这是在帮我的倒忙嘛!"李佩其连忙拦住他,他相信马明义说得出、做得到,这是他一贯的作风

    马明义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望着他说:"好好好,师长,我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报告。"两个人正说着,警卫员走进屋子,向李佩其使了个眼色,低声说,"陈医生来了。"

    "快进来啊。"李佩其放下茶缸,打了个趔趄,酒已醒了一半,到门口迎接。

    陈一莲带着陈刚来到了李佩其的面前,陈刚怯生生地望着面前的这个高大的身影,陈一莲笑着说:"这就是你的爸爸,快叫爸爸。"

    "爸爸。"陈刚的声音很小,脸蛋子一下红了。

    "乖孩子,爸爸抱抱。"李佩其摸摸陈刚的小脸蛋,喷着一口的酒气,把他抱了起来,"好沉啊,在农村大娘家,生活得很好嘛。"

    "一莲同志,快坐,一路上辛苦了吧?"马明义站起身让座,见陈一莲不高兴地盯着酒瓶,就有些不自然地说,"我们喝了点,不多"

    "酒要少喝,喝多了对身体没有好处。"陈一莲提醒着,见李佩其拉着陈刚走到了立柜前,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把木制的手枪递到了陈刚的手里,这是他给孩子的见面礼。陈一莲见陈刚爱不释手的样子说:"陈刚,还不谢谢爸爸啊!"

    "谢谢爸爸。"陈刚乖巧地说。

    李佩其高兴地在陈刚脸蛋上亲了一口,又让警卫员赶快准备吃的。马明义走过来,故意板着面孔,脸色更显得黑了:"我来抱抱,叫我马伯伯!"陈刚有些害怕马明义,怯生生地说:"马伯伯好。"

    马明义"哈哈"笑了起来,连连夸这孩子真乖,实在是可爱。

    李佩其泡了茶,放在陈一莲面前:"喝茶,我还没谢你送的茶叶呢!"

    "味道如何?"陈一莲抬起眼帘,轻声问道。

    "真是好茶。"李佩其由衷地说:"今天又让你受累了,谢谢你。"

    "怎么一见面就一个劲地说谢谢,我以为你很忙,脱不开身,才替你去接的陈刚,哪晓得你在喝酒。"陈一莲嗔怪地指着桌子上的空酒瓶,严肃地批评,"即使你是首长,我作为医生也要提醒你,要注意身体,你不能再喝酒了,因为你有严重的胃病!"

    "瞧瞧,一莲同志多关心你啊!"马明义适时地见缝插针。

    李佩其微笑着望着一本正经的昔日战友,经过革命的锤炼,她的确变了很多,不再是当年那个留齐耳短发的小女生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