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怪谈无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人为什么大笑暂且不提。这时候,我才仔细打亮一下老人。外貌上,根本不像百岁的,也就七十多岁的样子,脸上虽有皱纹,但不是很深,满口的牙很齐,应该是假牙。动作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步履蹒跚的样子,也没有影视里那种留着长胡子,长眉毛的龙钟之态。难怪三舅跟老人这么投缘。原来老人跟三舅的性格类似,也是豪爽之人。两人见面有说不完的话......

    保姆拿来了茶碗,沏茶倒水。我们也坐下来,这石桌旁放着几把椅子,可见平时经常有人来看老人。又过了一会,保姆端来一些水果,说:“大家都尝尝,这都是自己院子里结的......”没来得及步入正题,呼啦啦来了一大群人,很远就喊上了“珩子!......”看来这都是三舅当年的同事,有的还把三舅给抱起来了,互相询问着家里的情况,提到过去,大家话题不断,不时的哈哈大笑起来。一个领导样的人拿起手机,说了几句,然后对大家说,大家今天都别走,我已通知了厂食堂高餐部,准备桌席,早就想请轩大爷和当年这群哥们呢,一直没找到机会,今天正好喝喝儿......随后看着我们三个,接着说:“厂子不远,出了院儿,对面就是。”之后又跟老人说:“轩大爷啊,当年你老建的厂子,咱今天去参观参观......”

    原来这人是当年轩大爷创建的某厂的现任厂长。林峰我俩上去要搀轩爷爷,老爷爷一摆手制止了,拄着龙头拐杖,跟着走。之后由厂长领着,到厂里绕了一会,老人一阵感慨。之后,来到了食堂旁边,挂牌“高餐部”,看来是厂里招待客人的地方。以下没有必要细写。

    老人吃完后,由两个姑娘给送了回去,三舅他们则接着喝,一帮人一边喝一边说过去的事,一会哭一会笑的,闹到10点多才散。我们也被安排到了厂招待所。次日早晨,在招待所里洗漱完毕,招待所里也有食堂,吃过了早饭。我们一行四人再次到陈府拜访,老人知道我们要来,早已等候在凉亭里,石桌上此时多了一个木匣。步入正题,三舅说:“轩大爷呀,这三个孩子......”没等三舅说完,老人就接过话题:“他们的来意我知道!昨天你跟我说这孩子名字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这是天意呀,我等了你们许多年了!”我们几个全都愣了。老人笑笑说:“坐好了,听我慢慢讲!”

    老人喝了口茶,说:“你知道‘甲申之变’吗?”三舅当时就懵了,吱吱吾吾起来,我弱弱地说:“是李自成进北京吗?”老人一边哈哈笑,一边说:“后生可畏,孺子可教啊!”于是老头开始讲故事了......

    说的是这明朝崇祯皇帝即位之初,请过高人。高人给他出了两条妙计,一条是让他在皇宫后面建一马棚,养着一匹好马,设一个马夫打理,每日喂马、遛马。如果马老了,就换一匹继续养。崇祯皇帝开始按照高人指点养马,可后来觉得没用,等马老了就撤了,没有再续!甲申年城破的时候,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如果当时他没有放弃养马,那么当时就能骑马脱逃了。这第二条计,是一个锦囊,告诉他危急时刻打开。后来李自成的军队步步紧逼,官军连连败退,崇祯皇帝打开了锦囊,原来这锦囊当中有一张纸条,上写“破掉贼人龙脉”六个字,于是他便立即给陕西总督汪乔年下了密旨......

    明崇祯十五年的一天,李自成老家,陕西省米脂县,县令边大绶接到一个案子,一个卖蒜的农民,状告本府衙役哄抢了他的蒜。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案子,可那农民跪述过程中却不断地磕头,还爬到边大绶身边,拍了拍他脚。

    边大绶感觉这其中另有文章,将卖蒜者带入后堂,摒退左右,那卖蒜者摘下帽子,从里面拿出密旨,说:“我是内廷密使,事关重大,恐走漏风声,不得不如此行事!”边大绶一看密旨,是让他掘掉闯贼祖坟,断其龙脉。点点头,随后继续升堂,让手下赔偿了卖蒜者损失,打发他去了。

    密使走了之后,边大绶可就“粘了胰子”了,上特么哪去找闯贼的祖坟啊?龙脉又特么在哪里呀!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