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秦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8)

    易铭意犹未尽,只见李千秋似乎要瞒过杨明义、韩知礼等人,他见杨明义跑了过来,就不好再问什么。

    杨明义递给易铭随身的物品,那是他昨日一并带过来的,一个打火机、一个皮夹子,还有就是昨天那些兵士上供的两包烟。头一晚叫春兰她们小心收起来了,这会儿却委托杨明义给拿了过来。

    不一会儿,易铭看见村子里列队走出一彪人马,前面是琦玉、怡晴及几个丫头,易铭稀奇地看见四个军士用竹竿抬着那架竹椅。易铭知道这叫滑竿,琦玉端坐上面,竹竿有节奏一闪一闪地上下晃动,传来吱嘎吱嘎的声音。吴琦玉左右顾盼,洋洋得意,神情不可一世的傲慢。

    那几个丫头及怡晴却是步行,随后是两个高大军士牵着两匹高头大马,易铭知道这是给李千秋及自己准备的。后面靠前的是十二骑的马队,紧跟着的是同样步行的几十个军士,排着两列纵队。

    易铭见他们穿着古装,身背长枪,腰悬佩刀,不伦不类,样子滑稽。却队列整齐、步调统一、神色严肃,显得极其训练有素。

    队伍走近就停了下来,军士上前扶着李千秋上了马。马这东西易铭骑过,所以不待人扶,接过缰绳,毫不费劲,蹬鞍翻身而上。易铭正欲打马前行,回头看见怡晴走的大汗淋漓,似乎跟着费劲。于是他勒住缰绳让马停下,等怡晴近了,易铭示意怡晴过来,怡晴不明就里,刚一赶过来,只见易铭俯身只一抱,硬将怡晴放在了自己前面马背。

    众目睽睽之下,怡晴羞得双颊绯红,急切想挣脱从马上下来,然而易铭早齐腰抱住,那里挣得开,但见怡晴更加不好意思,只得低头,其面若桃花,更不胜娇艳。

    其场面引得众人哄笑,易铭有些得意,打马前行,却不经意见看见琦玉眼睛似乎要恨出火来一般,易铭轻蔑看了一眼,心生厌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行为。

    但李千秋又在耳际传来声音道:“你要在马背上和她卿卿我我吗?”易铭转念一想,觉得在这保守的时代,似乎这样做有些欠妥。于是易铭情意绵绵地对怡晴说道:“傻姑娘,你可坐好了,我下去。”就翻身下马,牵着缰绳前面走着,似乎要给怡晴牵着马走。

    易铭举动,现代社会可堪绅士之举,然而在此时此际,尊卑长幼,概不能乱,是为礼法,个人行为,力求“克己复礼”。所以见易铭如此举动,众皆惊愕不已,均用不解的眼神都看着易铭。琦玉似乎实在无法忍受易铭胡闹,突然对他俩说了句:“不知羞耻!”

    易铭不知她是在说怡晴还是自己,心里也不愿意去理会,他回头怜爱看着怡晴,见她委屈不已,一言不发,却几乎掉下眼泪。

    还是韩三懂事,只见他翻身下马,跪在易铭跟前,说道:“请主公上马。”说罢接过易铭手里缰绳,牵着怡晴坐骑前头走了。易铭心里感激,心想:这个韩三脑瓜子聪明又懂事,看样子我以后得好好对待他。

    易铭重新翻身上马后,便以挑衅和不屑的眼神盯着琦玉看,见琦玉不敢正视。易铭心里得意地想:看来你还是怕我。

    见李千秋前面已经走了很远,易铭刻意打着马儿,赶到前头和怡晴并排走在一起,明目张胆盯着怡晴说说笑笑,以期故意斗气让琦玉难堪。

    到县城不过二十余里,在易铭时代,不屑这样傻傻的憨走,只需坐上汽车,多则二十分钟,便可赶到。举凡有点快车精神的,油门踩到底,就是十来分钟也不是难事。

    这一路上是乡间的那种窄窄的小便道,来往路过的人不多,在易铭那个时代,这进县城的早就是柏油路了。而眼下这路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就连马走在上面也很费劲,简直连独轮车也难以通行。所以这一行百来号人,三里一停、五里一歇,穿林越溪、爬坡上坎足足走了小半天,也才到一半。本来抓紧赶路再过一会可到,只是有赵龙甲带着一帮文臣武将、士绅名流备了酒水中途迎接。

    迎接的队伍位于小山之上,一溜石板路蜿蜒到顶,此时齐聚了数百人,易铭与李千秋打马走在队伍前头,他看了看四下方向,见各处还在零零散散地跑来看热闹的百姓。易铭一行才到小山脚,山上头已传来阵阵欢呼,随即响起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李千秋下了马,易铭及怡晴等,均跟着下马步行,就连端坐在滑竿的吴琦玉,下了滑竿,跟在两人身后。一行刚开始爬坡,排列在两旁的十几泼锣鼓唢呐也竞相敲打吹唱起来,这声音震耳欲聋,吵得易铭心烦不已。到了山顶平缓处,数百人围着的圈子里站有十几人,看来应该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易铭仔细端详,只见年纪不一,那老到一点的几个,已然头发胡子葱根白,余下的尚有三五个中年人及七八个约莫二三十岁年纪的英武之士。再看装束各异,有着大襟袍的文士装束的,也有身着铠甲的军人装扮的,因此让易铭看着尤其怪异。一行人排成两排,高矮胖瘦、自不一同,两列人自撑着的一柄宏大的大油布伞为中心向两边展开。那伞的下面是两条高脚凳,上头摆着一列大碗,有人提着瓦罐,正朝里面倒酒。两边空地,还有人跳着黔北花灯,唱着:“是春分,灯根生,孝华唐王李世民,太师引进月宫内,去观灯,一见不回城,许愿玩灯天下庭……。”

    易铭知道,那男的叫做“唐二”,在黔北,有“除了唐二不唱戏”的说法,寓意为缺之不可、不可或缺。实则这两人演的人物都大有来头,女的自称“幺妹”,是王母娘娘的化身,而唐二即为李世民。

    易铭等人走近,十几人热情围了上来,鞭炮声、锣鼓唢呐声及那些唱着的、跳着的场合,都出奇一致的安静下来。当然,有了李千秋耳际的提醒,易铭毫不慌乱,心里有底。他佯装激动不已和他这些将军们、官员们一一见面,还拥抱了不少哥们弟兄。他本来是想和他们一一握个手,但伸出手去了,人家也不懂,易铭只好作罢。见了那么多熟悉的生面孔,易铭只记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