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磁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于我们国内读者来说,“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术语,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仔细一思考,其实这个术语所折射出的很多人生哲理则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人的智慧,因此,秘密其实早已不再是秘密。中国古人早已经掌握了“吸引力法则”。比如说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按照“吸引力法则”来解释,那就是人的思维振动频率和宇宙能量之间的感应;古人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吸引力法则”来解释,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磁场的互相吸引;“相由心生,境由心转”,用“吸引力法则”来解释则是人的磁场对环境的作用力。

    中国古人的确伟大,他们掌握了宇宙和人的奥秘,因此给我们留下很多足以验证“吸引力法则”的成语。

    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绝对有道理的。有一个女性朋友叫郭宝宝,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身为某银行的首席程序员,不修边幅,生活俭朴,性情古怪,自己业余时间爱好古筝、钢琴、小提琴,还吟诗作画。果然,她身边所有的姐妹们都很古灵精怪,也都颇有文化修养,而且都是白手起家的事业上的强者。在郭宝宝网络交友的自述中,她写道: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祖传三代都是贫农,1996年以前一直在山西太原一带出没,后于北京求学,这期间在私营电脑学校任过教师,在中关村卖过耗材,当过赔本的家庭教师和短期的公关公司的OL,出过书,翻译过英文资料赚零花钱,做过兼职的英文口译,但报酬不丰,编过一些大小程序,其中有一国防科工委基金项目,由此出版论文若干篇,但大多成为别人评职称或增加威望的工具,而于自身毫无益也。至今漂泊于海淀一带,常往来于阜光里和鼓楼一线,工具多为自行车。其人性情怪异,时而衣着光鲜,奇装异服不嫌其瞠目,招摇于市不惧流言,时而邋遢放浪,脚着破屐脚趾隐约而现;表情虽不及练过表演的人那番生动多变,但间或眼波流转,眉目之间也能有股清秀之气,令人一见倾心的妩媚之象全然皆无,但自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只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香气还是腐糜也由各位自相评断。其人性喜猎奇,年未逾而立而行动有古稀之象,常妄自揣摩是否能如古欧阳修一般老有所成,不被后人耻曰空为一抔黄土。论其人其事,功毁参半,据云曾得过一方英语专业八级之魁,其在大学时的英语修为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高也,然空有传闻,确无人亲睹,不知乃否属实。岁月遁逝,星月变迁,此人头上也空添一丝华发,常对镜自怜,吾乃千里马,而伯乐何处?其邻日间或听得几句东瀛诵读,但声如锯锉,往往一笑置之,心道:“阿弥陀佛,哪里来的日本蚊子。”

    一堆文字可览全貌,能看出此人颇有个性,甚至有些古灵精怪。出身贫寒,生活艰难,邋遢放浪,但内心世界又很丰富,字里行间还有一丝黑色幽默。这样的奇女子,在当今中国社会可不多见。我很好奇她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因为像这样另类的女人,可谓不识时务者,难得会有很多红尘知己。但是她偏偏有很多和她相似的姐妹,个个也都古灵精怪。

    古灵精怪的人,吸引来的多是古灵精怪的人。事业有成的人,也不会吸引来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下岗职工不会奢望去和亿万富翁结为知己。非富即贵的妇人们,闺中密友也都非富即贵。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说异性相吸,我看同性也会相吸,当然不是说性方面的吸引力,而是性格、个性、志趣。我喜欢结交古怪的人,古怪的人也会被我身上的怪癖所吸引。我结交朋友首先要看这个人怪不怪,有没有个性,如果太大众化了,就没有必要交往了。

    另外一个朋友是个拥有千万资产的富姐,她的朋友也都全是富人,每次聚会都在高消费场所。而她在一贫如洗的时候,身边交往的也都是生活拮据的人。看似富人不和穷人来往,其实是磁场在发挥作用。你满脑子想的是投资、经营、回报,怎么可能和那些满脑子是劳保、救济、借债的人吸引到一块呢?爱好高雅的人身边多是爱好高雅的人。胡同串子的周围则全都是胡同串子,天天在一起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是非多的磁场自然会吸引来一样有这方面嗜好的人群。举这些例子,并不是将人三六九等来划分,而是说你是个什么层次的,吸引来的就是什么层次的人,你的磁场只会吸引来和你磁场相类似的人们。坏人吸引不来好人,君子也不可能与小人为伍——当然,度化众生的圣人除外。如果你想吸引来能够帮助扶持你的贵人,那么你就要先去做别人的贵人;如果你吸引来的都是占便宜、损人利己的小人,很有可能你自己也是别人的小人,或者产生过当小人的念头。

    而“相由心生”也是真理,一个人的基本情况,比如道德水准、思想境界、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心理状况,都可以从相貌上反映出来。聪慧还是愚笨,厉害还是柔弱,大器还是小器,落魄还是有福,都写在脸上了。而心的变化,会带动相的变化,即,会改变相貌上的某种特质。爱尔兰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讲的就是人的堕落也会让相貌变得狰狞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呢?比如林彪,早年和晚年的相貌,虽然还是一个人,但是某种特质发生了变化,一前一后,对比鲜明。“境由心转”,则颇有“吸引力法则”的特色:心地纯正无欲、健康向上了,那么周围的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心态不同,吸引到的磁场也不同。只要你注意,我们都可以发现,凡是幸福、平和的人,都是品行端正,欲望不强,而且有崇高信仰的人。痛苦,绝对来自于贪婪的欲望,欲望越强,痛苦越大。

    有一个演员朋友,叫章如华,长得很精神,但是英俊的面孔上,又明显带有落魄相。我不常见到他,有时候是一年见一次。我每一次见到他,他的面部都会有某种难以描述的变化,那就是那落魄的感觉在加剧。你难以想象一个英俊的人,脸上反而会挂有落魄相,但是这恰恰是事实。二十年前,风华正茂的他放弃了原先稳定的国企职位,加入到北漂的演员行列,但是一直怀才不遇,虽然出演了一些电视剧和电影,网上也有一些自己的粉丝,却仍然徘徊在无名北漂的行列中,没有住房,片酬低廉,生活拮据。梦想着有朝一日大红大紫,成为明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会越来越少,虽然安慰自己会大器晚成,但潜意识中不安全感却在日益增加。你说,这样的心境能不反映在脸上吗?况且他总是给自己以落魄的心理暗示,这样的暗示反而会招来更多的倒霉事。比如他总是逢人就说他很贫寒,或者他福报不够,压力太大,而他越是将自己贫寒的状况奔走相告,他就越发不走运。心态若是负面的,你吸引来的则都是负面的东西。如果将消极的话奔走相告的话,只能招来更多的消极的能量,会让人越来越落魄。而落魄所散发出的磁场,恰恰又吸引来向他讨债的人。积极向上的人会吸引来正在走运的人;消极落魄的人,总是会吸引来同样在走背运的人。

    一个人是富贵还是贫寒,人品优秀还是猥琐,我一眼就可以看出,因为全写在脸上了,比如说气色、神态、眼神等等,这和漂亮不漂亮没有关系,漂亮的人也会有红颜薄命的。有时候你看一个人的气色,会感应到此人不久将会有血光之灾;而有的人往你前面一坐,你就会感觉到不久他会交大好运。走运的人,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倒霉事儿挂在嘴边。老发牢骚的人,相貌也会晦气的。

    ——《易经》大师邵华宏

    世俗之人相貌也都是俗气的,而喜欢灵修的人,相貌也会端庄、祥和。有一天晚上,我在北京朝阳区CBD的嘉里中心酒店炫酷酒吧会见一位不久前去印度灵修的朋友,名叫倪思思。她一见我就问我,最近我在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为何相貌发生了变化?为何气色变得更加祥和?我说我最近一直在读《圣经》及有关耶稣的生平,并时时冥想和忏悔,可能这就是导致相貌发生变化的原因吧。

    这位朋友也变得更加脱俗了。如果说以前的她是一个贵妇、女企业家、美容师,那么现在的她活像是空行母——她的头发剃短了,身披手绣的西南民族服饰,朴素中又透着华贵,清纯中又带有风流。她酷爱藏传佛教,也爱印度古老的嗜那教,不久前她前往印度著名的瑜伽圣地瑞诗凯诗进行灵修,如若不是她国内签证到期的原因,她还会在那里多待上一段时间的。我也曾向往印度,但是目前尚无机缘。

    很默契的会谈,是关于我们在精神领域自我完善的途径。我们虽然走的途径不一样,她十分富有,物质生活一流,远远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水平,但是“吸引力法则”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畅谈各自的生活点滴,因为我们都拥有很多精神的财富和人生的经验。我们聚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商业上合作的契机,或者是金钱、物质的交易,而是源于灵修所带来的感悟——那就是进入某一种精神境界的人,都会趋向于和同一境界的人接触,都会寻找有相似的磁场的人群。精神领域,不分门派。无论是佛陀的教诲,还是耶稣的引导,无论是更古老的印度多神教,还是较年轻的藏传佛教,总之,热爱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们,都可以在冥冥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途径来让自己的灵魂升华并不断臻于完美。

    灵魂升华,意味着拥有一个不断开阔的胸怀和眼界,俗世间的琐事一概可以视而不见,至少对自己平静的内心的干扰不再像以往那么强烈。如果心中时常默念“爱人如己”,你的思维振动频率自然会感天动地,并影响到你周围的人们,所以你会发现以往你厌恶或疏远的人也变得可爱起来,任何伤害你的人都可以被原谅和宽容,任何对你不屑一顾的人你都不再耿耿于怀,任何曾利用你达到个人目的的人,你也会祝福他们前程美好。变化不会一蹴而就,但是你能够明显感觉到,而每一个变化都会自内而外影响到你的相貌。

    佛陀语录: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怀有一颗污移的心,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相由心生”容易感受,但是“境由心转”似乎有些抽象。我很相信“境由心转”。如果你不喜欢一个地方,你吸引来的则都是这个地方你所不喜欢的事物。我住过徐州、南京、北京、多伦多、温哥华、伦敦等处,也住过某邮轮,没有哪一个地方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我很快能够找到自己,很快能够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最初从文明、宜居的温哥华回到北京,总是看什么都反感,可是当我越加反感,我眼皮底下则出现越多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00...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