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红楼]奶娘的奋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最是孝顺,岁岁年年给老太太挑换好东西,老太太装东西的箱子,不但年年都要打几抬,还总要压榻箱子底。现在您老指缝里稍稍露出一点来,也够奴婢受用一辈子的了。

    您老放心,这东西将来都给凝姐当嫁妆。奴婢保证凝姐她娘不私自扣下来。不过话说,您老给我们家凝姐什么好东西当嫁妆呢。快给凝姐她娘看一看吧。若是好了,她妈也好给她收着,”顿了顿,唐朝一副为难的样子,继续说道,“若是不好,就给凝姐自已收着。”

    “你就贫吧。啥个好东西,还要跟闺女争,瞅你那点出息。”史氏被唐朝厚脸皮的话,弄笑了。指着她骂道。

    “哼,那凝姐才多大的小丫头片子,也没自小侍候着您。您老可不能那么偏心。不然,奴婢可不保证会不会因着老太太的偏心,回家大义灭亲去。”

    “你呀,老婆子刚清静一会,你又来闹我。诺,赶紧拿去吧。省得在老婆子这里闹腾。”说罢,还真的让鸳鸯端了一个托盘上来。

    ......

    一连几天,因着贾敏的事情,史氏屋中的气氛都不太好。就连唐朝都约束着宝玉叔侄轻声玩闹。而邢氏却是真的不太好,她也是多日不出屋子,在房间里装病。

    说来在老太太处踢了一块铁板后,邢氏很多天,都不想出门去。

    不是说贾家人都是厚道人吗?怎么一个个的这么坏。心眼都坏到家了。

    当然那么多的主子下人的面,一遍一遍的说着一个奴才家的事。现在想想邢氏都觉得臊的慌。

    那天邢氏一直说了第三遍,才反应过来是老太太在敲打她。不过也是那天的事情,让邢氏知道她把贾家想的太简单了。这贾家的媳妇哪一个出身都比她高,又怎么可能是没有一点手腕的呢。

    她把别人都想的太简单了。

    暂时放下了拿宝玉私房贴补娘家的想法后,邢氏又开始看着赵姨娘不顺眼了。不过这种事情,无论是唐朝还是元春都是拍手叫好的。

    在王氏去后的这一两年间,元春迅速的成长起来了。哥哥实在是书呆子,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元春便将照顾宝玉的责任放到了自己的肩上。后来,竟然连着小侄子的启蒙也是元春一起教导出来的。也是不容易。现在有了赵姨娘,可以拿出来溜一溜,也能轻松一些。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李狗蛋离家都有三年了。平安州的战事仍然不温不火的打着。

    皇帝下令要活捉。越王便围而不攻。

    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渐渐地策反了不少平安州的将领。就连太子身边的内侍也有一两个越王的人。

    所以就算是两三年没有解决了平安州的战事,越王也是不心急的。他手中的这支军队,还有平安州内三分之二的军队都已经秘密倒向他了。

    不然平安州就算是有朝廷的最大粮仓,也不会坚持几年不闹饥荒的。

    这三年的时间里,李狗蛋不但马养的好,还通过自身在马匹上的天份学了一手高操的医马技术。

    现在整个营地里,就没有人不知道李狗蛋会给马看病的。当然了,自从越王为李狗蛋亲自起了字,众人也顺应大局,开始叫他李修齐了。

    李狗蛋出名后,他的军响也没有人敢克扣了。数日一封的平安信,偶尔也会买些平安州这边的特产让人帮忙稍回去。

    唐朝接到信后,也是时时盼着战事结束,他好早点回来。唐朝心想,如果他回来了,自己便让他留在家里,哪也不去了。

    可惜天不随人愿,在越王活捉了太子一家,并成功阻止太子自缢后,整个大军,包括李狗蛋都被调到了大西北。

    大军之所以会被调到大西北,也是因为皇帝心中有了诸多猜忌,不愿意让越王和太子掌管了几年的大军一直回到原来驻地去。

    调到大西北,呆上两年,然后南兵北调,北兵南上。总会打散一些人的部署。也有利于皇权的稳定。

    不过也幸好那个时候的李狗蛋已经有了官籍。从九品,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随调征西北。

    这一回儿,再也不用担心李狗蛋会被当成炮灰,死在战场上,可唐朝也是彻底的悔叫夫婿觅封候了。

    若没有这个官职,求一求张氏,还是有办法将李狗蛋弄回来的。可是有了官职,就是想弄回来,也要在大西北呆上三年五载的。

    唐朝那个心呀,刚刚落了地,又跟着纠结起来了。本以为平安州事了,一家便可团聚了,哪想到,还是两地相隔。多年不见。

    张氏也许诺,三年后帮着把李狗蛋弄回来。唐朝也只能寄希望于大西北的人爱重人才,让李狗蛋一直在后方侍候马了。

    从寡妇,到普通妇人,再到从九品的官家女眷,对唐朝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她一如既往的留在宝玉的房里,当他的教养嬷嬷。

    毕竟从九品,那也是官?贾家就连个下人都没有当回事,在这京城,哪块牌匾掉下来,不扎上一两个皇亲国戚。何况唐朝这种在现代看小说,书上写的不是公候就是王爷的人了。所以还是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最重要的是,唐朝还想着将来借着荣国府的势,把男人捞出来呢。这个时候离开有军队关系的贾家,她是得多缺心眼呀。

    三年的孝期一结束,唐朝跟着府里忙完了宝玉的换服仪式,便跟着唐婆子张落李漱的婚事了。

    按唐朝的意思,婚礼便不在她们居住的小院办了。她当初帮着李漱买的那个小院,再有一个两三个月左右便到期了,不续租,正好让他们小两口过去住。

    李漱想了想,便摇头拒绝了,理由也很简单。一是成亲不久,他便要回金陵赶考,家里只留下云姬和一个粗使婆子也不方便。二是若是搬了出去,唐朝她们娘几个就没有人照顾了。

    “可家里这么小,如何住的开呢?”

    “让决儿和净儿坐一屋。嫂子大娘和凝姐住一屋便行。我仍是在厢房成亲。或者,咱就搬回咱家的那小院去。那边怎么说也是宽敞的很。您也不用收回房子,都住在我的那个院子,也能住的下。”

    唐朝一想,这样还真的可行。两家当初买房子的时候,便是挨着的。不但院子大了,有水井了。房间也多了不少。便是这些人都住在一个小院里,每人都有一间房,还有空余的呢。

    唐朝这么一想,也觉得可行。只是这个小院,她一住也是十多年,现在搬走倒有些舍不得了。

    而且地点也离贾家相对远了一些,比不得现在抬腿便回家了。

    之后的事情,先是通知租房子的那家收房子的事情,然后便开始收拾家中的东西。等那家倒出房子后,便借了府里的马车,搬了过去。

    赶在七月时,吹吹打打的,张云姬带着嫁妆,从原来的老房子里嫁到了李家的新宅子。成亲后,李漱也没在家呆多久,便跟着贾珠几兄弟带着李决回了金陵。

    好消息是在年前送到府里的,那个时候,唐朝正看着宝玉和贾芝陪着史湘云玩九连环呢。

    贾珠,贾琏还有贾琮,李漱,李决以及其他子弟都在这次考次中取得了好成绩。除了贾家的哥几个外。成绩最好的竟然是李决,虽然是排名最靠后,但也侥幸考上了举人。以后再也不用回金陵考试了。

    不过说来,张氏选的这几个陪着贾家哥几个读书的孩子,天资都不错。除了年纪小一些的,考到了秀才,其他的几人皆成了举人。这一回荣国府贾家小书房算是在京城里,成了众所周知的地方了。

    曾有那么一度,让唐朝怀疑这举人其时是非常不值钱的。不然为什么他们就都能一下子就考上了。那个好像是叫范进的吧。好不容易中了举,竟然还疯了。所以唐朝一直觉得举人,进士什么的最难考了。

    今天却没有想到,赶上超市打折了。

    其时唐朝也不想想,张氏是什么人,她请来的夫子能差到哪里去。在考试前,各年各科的考试题目都被张氏找了出来,这些学子们一遍一遍,一道一道地作着。

    就跟现代的那种考试模拟题似的,做的多了,自然就会了,心里也就少了一份紧张。等到进了考场,无论题难不难,都能写个四.五.六来。自然中举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些。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便是张氏让人收集了每一科主考官的性情和文章。投其所好下来,还有什么不成功的。

    也是在此时此刻,才充分体现出了唐朝当年死活要靠在荣国府的动机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古人诚不欺人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