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秋风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透,抹掉脸上的水,对大缸里同样狼狈的董原说道:

    “我说过不想跟您比的,弄成这样决非故意,得罪了,董大哥。”

    董原诧异地望着他,此时此刻就是想发火也没火了。他看出沈若寥眼中的诚恳和歉意,愣了半晌,终于忍不住滑稽,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一起,沈若寥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站起来,对董原伸手微笑道:

    “出去吧;再呆会儿,万岁怕要怀疑咱俩淹死了,要派人打捞了。”

    董原欣然拉住他,两个人一起跳出大缸来,甩了甩身上的水,回到天子面前,都有些难为情。

    朱允炆善良地笑道:“别说话了,先去换衣服吧。”

    董原爽快地答应了;沈若寥却有些犹豫,他没衣服可换,又不好跟天子开口。董原却看出了他的尴尬,善解人意地说道:

    “走吧,若寥,我那儿正好有两套干净衣服,你要不嫌弃的话,就先换上。”

    天子准了假,沈若寥便跟着董原去了他的营房,一面在心里暗暗感叹,“不打不相识”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他曾以为任何时候打架都只会把事情弄糟,弄到不可收拾,所以虽然自身武功至高,对诸如比武之类的事情却向来是躲着走,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短短的武斗却在瞬间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为他换来了一个刎颈之交。

    换上了干衣服之后,董原带着他在羽林二卫的大营里转了一圈,一面对他说道:

    “我父亲在世时就是羽林卫的指挥佥事。十六岁上,我通过都督府考试选拔,进了御林军;父亲去世后,我经过试职,考核合格,承袭了他的职位,后来连晋两级,才到今天的指挥使一职。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把我带到大营里来玩,加上后来一直在军中长大,我跟这些战士之间都非常熟悉,有很深的感情。你刚来,士兵们没有一个认得你,很难听你的话,而且你又这么年轻,恐怕免不了受他们的气。不过没关系,他们从来都听我的,所以,如果有什么难处,你尽管来找我就是。”

    沈若寥道:“其实,我也做不了什么,我每天所有时间都要陪在天子身边,羽林二卫的事,我就是想管也没多少心思。”

    董原道:“这个不难,慢慢来,你就会调整好时间,也会很快上手的。按规矩,羽林二卫每十天进行一次集训,明天正好是这个月第一次,你又刚刚上任,一定要过来亮个相。此外,天子让你掌管羽林二卫,主要是看中你的身手,所以你一定要给士兵们展示展示,让他们开开眼界,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这样一来,他们也好服你。”

    沈若寥笑道:“那还要请董大哥帮忙照应着点儿了。”

    “好办,”董原道,“弟兄们都很义气,只要你有真本事,人实在,又讲信用,想得到他们的拥护还是很容易的。”

    沈若寥道:“我要是能站稳脚跟,从此以后,我就只负责操练武功就行了,别的我也不会,还是董大哥做主的好。”

    董原笑道:“这个嘛,到时候再说。谁知道你藏着些什么本事呢。我可是准备好了随时让贤的。”

    沈若寥回到朱允炆身边,站在一旁看天子用过午饭,陪他回到乾清宫午休,然后自己才能吃饭。下午,朱允炆又接见了齐泰、黄子澄、练子宁、卓敬等一班文臣。大概是事先商量好了,这帮文臣众口一词,都认为恢复井田制之事实在不妥,请陛下三思。朱允炆不大高兴,问他们为什么早朝时候都一言不发;回答说大家思绪都在燕王叛军上,谁也没有思想准备,所以一时不能清理思维。朱允炆听他们说了一会儿,不对自己的胃口,有些郁闷,便说朕听明白了,让朕再想想,众位爱卿也回去再好好想想吧,把文臣们送走了。

    到了这时,朱允炆才有了和沈若寥独处的时间。他坐在乾清宫的御案前,批了一会儿奏章,叹了口气,抬起头来,望着沈若寥。

    “你站了一天了,很累吧?坐下歇歇吧。”

    沈若寥微微一愣。“不用了,这不是我该干的吗?”

    朱允炆含着歉意笑道:“其实朕完全没必要有个近身侍卫的,皇宫里安全得很。不过,朕倒是时常希望,能有个人在身边陪陪朕,跟朕聊聊天,不要一开口就是政事民情。朕其实是个很懒的皇帝。”

    他看了看周围,站起身来,走到东侧暖阁中。沈若寥跟进去,天子在茶几旁坐下来,指着对面的太师椅,道:

    “你也坐吧,再这么站下去,朕看着都累了。”

    沈若寥谢过恩,端端正正坐了下来。朱允炆对边上侍立的太监说道:

    “去把娘娘和太子叫过来。”

    那太监领命去了。

    朱允炆问道:“现在,若寥,让我来听听你的意见吧。燕王起兵,朝廷的平叛大军,你认为该由谁来挂帅?”

    沈若寥道:“我的意见,昨日朝堂之上就已经被您否决了。”

    朱允炆微微一愣;他虚弱地问道:

    “你也想应该由魏国公挂帅?”

    沈若寥点了点头。“陛下,我知道您担心什么,您担心魏国公最终会过不了自己亲妹妹这道坎,对不对?担这个心完全没必要。魏国公对待公私是极为分明的,您应该相信中山王的血脉。此外,卓侍郎说的我也不认可。燕王和魏国公如果在战场上相见,一定是两不相让,谁都不会客气。而燕王妃一定会坚决地和燕王站在一起。这将是一场恶战,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朝中只有一人能挡住燕王,这个人非魏国公莫属。”

    朱允炆叹了口气:“朕对魏国公的担心并不在此。朕派他到北平坐镇指挥,以使北平后方坚固,行动万无一失。他倒好,轻轻松松就让燕王起兵夺了北平。他这算是办的什么事?他究竟是无能,还是根本就在暗助燕王?中山王的后人,怎么能力和忠心都大打折扣?”

    沈若寥微微一愣。“陛下,您……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道:“朕就是那么一说,你别往心里去。魏国公是朝中武臣第一人,徐家人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偶有失误,朕也不会怀疑他的忠诚。只不过,他继承了中山王的才能和忠心,可惜没有中山王的小心谨慎。中山王在先帝身边几十年,没有说错过一个字,做错一个动作,走错一步路。所以虽然先帝对功臣宿将大开杀戒,独中山王却能保持善始善终,不像凉国公、宋国公等人一样晚节不保。”

    “所以,中山王死得也早,就是活得太累了。”沈若寥口无遮拦地说道。

    朱允炆有些吃惊,想了想,叹道:“也有道理。唉。”

    “还有一个人,”沈若寥道,“陛下,您还记得梅殷梅驸马吗?”

    朱允炆怔了一下。“你说,让他出征?”

    沈若寥道:“他不是受了高皇帝的密诏吗?”

    朱允炆又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

    沈若寥温和地笑道:“那还用说,因为燕王知道啊。梅驸马是高皇帝最宠爱的驸马,其父梅思祖镇守淮安一带,很会带兵,后来投奔了高皇帝,也是开国功臣之一。梅驸马现在是镇守淮安总兵官,带兵也是小有名气,军中也有一定威望。当然,这些我也是听燕王说的,具体合适不合适,还是您说了算。”

    朱允炆想来想去,摇了摇头:“梅殷是个忠臣,不过从未立过尺寸战功,难以在军中树立威信。”

    “那还能有谁?我所知道的,就剩下何福了。”沈若寥道,“不过,我是觉得,何福虽然也算有本事,可是没有大将气概,是远远比不上魏国公的。”

    “何福也不行,”朱允炆摇头道,“他只是个都督同知,麓川之役,他做大将军也不过是临时,因为沐春突然病故,无人替代。再说,边疆刁民的叛乱只是乌合之众,绝对不同于燕王的反叛。”

    “好麻烦啊,”沈若寥叹道,“陛下,还有个办法;等魏国公回来,您可以让他自己推荐。只不过,他肯定不会推荐自己。所以陛下还是要看清楚,他推荐的那个人究竟是不是比他强。”

    “好吧,也只能问他了。”朱允炆道。“对了,你想上战场吗?”

    沈若寥摇头笑道:“不想。”

    “为什么?”

    “冲到燕王面前了,我是杀他还是不杀?”

    “当然不能杀,”朱允炆道,“无论如何,也不能伤了四皇叔的性命,使朕背上杀叔父的罪名。”

    沈若寥惊奇地望着他:“您打算如此号令三军吗?”

    “对,出师之前,朕要明令三军,绝不能伤害四皇叔。”

    “那您就输定了,皇上。”沈若寥道:“战场上还讲人情,绝没有赢的道理。您跟他讲,他可不跟您讲。”

    朱允炆坚决地说道:“不行,宁使四皇叔负朕,朕绝不能负了四皇叔,朕早就想好了。”

    朱允炆难得说一句坚决的话。沈若寥虽然并不觉得意外,仍然感到十分惊奇,甚至有几分可笑。不过,他没有说。

    乾清宫口传来太监的吆喝声:“皇后娘娘到——”

    沈若寥慌忙站起身来,看着马皇后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东暖阁来,在皇帝面前跪了下来,拜道:

    “臣妾给陛下请安。”

    那小男孩也怯怯趴在地上,奶声奶气地说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朱允炆让他们起来,指着沈若寥介绍道:

    “这是燕王殿下的承安仪宾,朕已命他为近身侍卫,出入均可带兵,同时兼任羽林卫指挥使,现在皇宫的一切安全事宜都由他掌管。”

    马皇后见过沈若寥,三个月前沈若寥闯入乾清宫时还被他惊吓过,对于燕王殿下承安仪宾的大名更是早有耳闻,眼下见天子竟然任命他为贴身侍卫,总管整个宫内御林军,暗自吃惊,却不好说什么,便低头行礼道:

    “有劳沈大人了。”

    沈若寥忙还礼道:“娘娘礼重了,若寥分内之事。”

    马皇后并不十分美丽,只是非常端淑娴静,温顺恭敬,弱柳扶风,穿着打扮也十分俭朴,不像沈若寥想象中的皇后那般光艳照人,远赶不上蜀王妃漂亮。小太子朱文奎长得和朱允炆很像,不光相貌,性格也是一样的文弱羞怯,像个小姑娘,紧紧抓着娘亲的手不敢放。

    朱允炆抱着孩子,又和沈若寥说了一会儿无关痛痒的话,包括询问他和郡主的生活,请他在京城一定就像在家里一样随意,无论何时都不要客气,遇到什么需要只管向他开口,朝堂之外,他们就是一家人,不再有君臣之分。

    天子和皇后的晚饭奉上来,朱允炆终于放沈若寥离开皇宫回家了。

    这一天公事下来,沈若寥当时还不觉得,回到家才感觉出疲劳来。他很少有这种一站一整天的时候,而且随时随地都需要集中精力,耳聪目明,三思而后开口,脑筋可是不轻省。他吃过南宫秋做的可口的饭菜,喝了一壶茶,感觉舒缓了些,坐下来在飞星上弹了两首曲子。南宫秋在边上和着曲子唱歌,很快便让沈若寥彻底放松下来。他觉得日子一天天这样过也是十分愉悦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