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秋风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起来。钟可喜气喘吁吁地跑上城楼时,二十万燕军已经把济南城围得铁桶一般。四面高大的城墙之下,黑压压一片燕军如山,齐整划一,气势汹汹。

    沈若寥望着下面志在必得的燕军,阵前高耸的燕字大纛下,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燕王,只觉得心里一片嘈杂;扑不灭的敬爱与崇拜和不断增生的憎恶与怀疑交揉,让他觉得自己有些分裂。他心不在焉,眼睛望着燕军的阵势,却仿佛什么也看不见,只在黑压压一片大军中徒劳地寻找着吕姜。

    黑云压城,却不急着下雨。燕王朱棣安然地望着次子朱高煦策马从身旁跳出来,横在大军阵前,举起手中长弓,嗖地一声,一支长箭便跃上城楼。

    燕王亮开他独特的低浑圆润的嗓音,从容朗声道:

    “济南城听好了:本王奉天靖难,只为报我父皇之仇,保我大明江山。凡我大明之忠臣顺民,皆我靖难之友;凡我燕军之敌,亦皆大明之敌!现与尔两个时辰,率全城百姓开城门迎降,莫效昏君之愚忠。两个时辰之后,若城门由内开,则济南官军百姓与我燕军同为大明天军,我燕王保证大军秋毫无犯,与百姓同其甘苦;若城门不开,二十万大军重炮进攻之下,日落之前必得破之,则炮灰之下,不辨玉石,我燕军只好当济南全城上下与朝廷奸臣同党,必欲尽诛之。或有守城官员将领为奸通贼者,军民自当缚献于城门,以表忠顺之心。尔等仔细考虑吧。”

    早有城楼上的士兵捡起那支箭来,交到铁铉手上。箭杆上缚着一个纸筒。铁铉将它取下来展开,是一封劝降书,内容正在被燕王中气深长的声音向全城百姓朗诵。

    铁铉俯首望着下面的燕王,摇头微笑了,转过头来问道:

    “沈大人,听说你的箭法神准?”

    沈若寥皱了皱眉头:“听谁说的?曾巩?”

    曾巩是北宋的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济南做过知府,深受百姓爱戴;大明湖畔的南丰祠便是为他而建,至今依然。济南有不少百姓都把铁铉和曾巩相比。

    沈若寥于是抬了曾巩出来开铁铉的玩笑;他倒捡得真是时候。

    也捡对了人。铁铉何其雅量高致。何况,拿他和曾巩相提并论,山东参政大人心里像喝蜜一样。他根本不在乎兵临城下那二十万燕军,军前那个不可一世的燕王如何看他。

    他笑道:“是啊;曾巩告诉铁某,当年的小李广花荣重生于世,——该叫你小花荣了?——沧州城外三百步,箭穿城楼梁柱。果有其事,则济南有此飞将,退敌无忧矣。”

    沈若寥万没想到事情已经传说到了如此离谱的程度。他无奈地笑道:

    “三人成虎,果然不假。曾巩兄是否想让我把这箭射还给燕王?不是小花荣无能,只是天子有令,万不可伤了四皇叔,使负杀叔父名。”

    铁铉沉着地笑道:“无妨。我本来也不想做这种没意思的事。这里有另一支箭,我们真正的大明天军的箭。我要你把这支箭送给燕王,你能做到么?”

    他递过长箭来;箭杆上也已经绑好了一封信。

    “这……这么快?”

    铁铉道:“这是昨天夜里写好的;我料到了燕王今天会有这一套。现在,怎么射这一箭,就看你的了。”

    沈若寥望着城下黑压压的燕军和阵前的燕王,沉思片刻,从铁铉手中接过箭,取下身后的长弓,纵身轻轻一跃,跃上城堞,高高跨立在城堞之上,低头俯视着下面的燕军。

    燕王和朱高煦见到沈若寥,双双吃了一惊。整个燕军中立刻起了一阵骚动。他看到燕王马上举起手来,止住朱高煦拿弓箭的手,回头冲后喊道:“没有孤的王令,不许放箭!”

    燕军很快安静下来,有些惊诧地望着高高的城堞之上,一身金甲红袍的沈若寥;夏日朝阳的光芒毫不吝惜地打在他全身,清晰地照出他笑吟吟的脸,仿佛还是那个北平冬天的黄昏,那个大年三十的黄昏,端礼门广场上,飞扬的漫天雪花里,大红色喜台上一身大红色的新郎倌。

    此时此刻,那个新郎倌一切依旧,除了说出来的话有些奇怪:

    “燕王殿下不辞辛劳从北平奔波八百余里到济南来,真是大可不必。济南城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何劳殿下如此大动干戈,更不敢烦殿下再等上两个时辰。济南上下军民的回答,都在这里,请殿下慢看。”

    他伸手在箭彀中又取了两支箭,和那支捆了书信的箭一起,并排搭在弓弦上,将弦拉满。

    城上城下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紧张地望着他,不知道这三支箭各会射向何处。

    沈若寥屏息停顿了良久,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伫立在济南高高的城堞上。然后,他猛地松弦,同时末指轻轻向内扣了一下。弓弦上已经空空如也。一声马儿的惊嘶却破空而起;不待众人反应过来,刚刚还威风八面趾高气扬的燕字大纛突然萎缩下去,从半空中向着地面劈头盖脸地掉了下来,吓得举纛的士兵本能地松开手,抱头窜开;粗壮的旗杆于是和大纛一起呼啦啦歪倒下来,周围的士兵纷纷逃开,旗杆重重地砸到了地上。而燕王朱棣的龙驹正在发狂一般乱跳乱窜,幸而燕王从小练就一身非凡的马上功夫,更兼常年在外打仗,并没从马上摔下来,很快便将马止住。

    龙驹安静下来,众人这才看到,龙驹的额头上穿着一支长箭,牢牢地穿在两耳之间那支红缨的铜座上。箭簇向前探出很远,端正地指向燕王朱棣的胸口。

    整个燕军惊魂未定,都呆呆地望着地上的大纛和燕王马首的那支箭,手足无措。城楼上的济南守军也鸦雀无声。

    燕王朱棣最先反应过来,不动声色地暗暗叹了口气,对朱高煦说道:

    “去,把那支箭给我拿来。”

    朱高煦愣了一下:“哪……哪支箭啊?”

    燕王严厉地望了他一眼,朱高煦在那目光下本能地一缩。

    “当然是大纛上那支!”

    朱高煦和两旁士兵一起将覆地的大纛掀起来,不由得愣住了。整个燕军都愣住了。密织金线的大纛锦面之上,插着一支长箭;双层锦中虽然垫有厚衬,依旧柔软,箭却只穿出了箭簇,尾杆向下垂着。

    他还没有伸手,燕王朱棣已经步马走上前来,看了看这一切,没有作声,只是伸出手来。

    朱高煦取下那箭,递到父亲手中。

    燕王接过箭,又引马走回原位,正对着城楼中央,抬头望着依然站在城堞上的沈若寥。

    “不愧是天子的近身侍卫,御林军总领;可惜沈大人的箭法,孤今日才第一次领会。”

    他取下箭杆上的信纸,飞快地浏览一番,一丝惊讶跃上龙眉;他又从头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把纸重新叠好,递给身后的姚表。

    “好一篇《周公辅成王论》!言辞犀利,文采斐然。敢问作书者谁?从文风看,不像是参政铁大人的笔法。”

    铁铉俊雅地微笑道:“殿下抬举铁某了。此乃府内一年轻书生所作。此人尚在寒窗之时,无功无名;山东才俊济济,他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小王冒昧,可否请参政大人告知此人姓名?我大明有此俊杰,实为幸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